20噸啤酒廠設備糖化系統生產精釀啤酒時如何控制啤酒中的微生物數量。對于啤酒生產廠家而言控制啤酒之中的微生物數量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濟南中釀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小編就為您具體分析一下如何控制啤酒之中的微生物數量吧。
在20噸啤酒廠糖化系統中控制精釀啤酒的微生物數量,需從原料處理、糖化工藝、設備清潔、發酵管理到灌裝包裝的全流程實施嚴格管控,結合物理、化學和生物手段構建微生物屏障。以下是具體控制策略:
一、原料處理:源頭阻斷微生物污染
麥芽與輔料篩選
選用低微生物載量的麥芽,優先采購經過熱處理或輻射殺菌的特種麥芽(如焦香麥芽)。
燕麥、小麥等輔料需通過振動篩去除雜質,并用臭氧水(濃度1-2ppm)浸泡10分鐘,殺滅表面附著菌。
酒花添加前需冷藏保存(4℃以下),避免高溫導致霉菌滋生。
原料輸送防污染
采用封閉式螺旋輸送機替代敞開式輸送帶,減少麥芽與空氣接觸。
粉碎機出口安裝紫外線燈管,對麥芽粉進行瞬時殺菌(照射時間≥30秒)。
二、糖化工藝:物理與化學協同滅菌
糖化階段高溫控制
糖化鍋升溫至78℃以上進行蛋白質休止,持續15分鐘,利用高溫殺滅大部分革蘭氏陰性菌。
煮沸階段保持100℃沸騰60-90分鐘,確保麥汁中微生物死亡率≥99.9%。
煮沸后通過板式換熱器快速冷卻至20℃以下,避免長時間高溫導致美拉德反應過度,同時縮短微生物繁殖窗口期。
麥汁過濾與澄清
使用硅藻土過濾機,配合0.45μm濾芯進行二級過濾,去除麥汁中殘留的酵母和細菌。
旋沉槽設計為錐形結構,底部安裝蒸汽噴射裝置,對沉淀物進行間歇性蒸汽消毒(溫度≥85℃,持續5分鐘)。
三、設備清潔與消毒:構建無菌生產環境
CIP(原位清洗)系統優化
配置雙回路CIP系統,分別用于糖化鍋、煮沸鍋和過濾設備的清洗。
清洗程序:
預沖洗:70℃熱水沖洗10分鐘,去除殘留麥汁。
堿洗:1.5%氫氧化鈉溶液,80℃循環20分鐘,溶解有機物。
酸洗:1%硝酸溶液,50℃循環15分鐘,去除礦物質沉積。
終沖洗:95℃熱水沖洗至pH中性,確保無化學殘留。
每周進行一次泡沫清洗,使用過氧乙酸(濃度200ppm)對管道內壁進行360°噴淋。
關鍵設備滅菌
糖化鍋、煮沸鍋每次使用后進行蒸汽滅菌(121℃,15分鐘)。
麥汁管道采用臭氧水(濃度3ppm)循環30分鐘,殺滅生物膜內細菌。
酵母添加罐使用前需進行干熱滅菌(160℃,2小時),避免雜菌污染。
四、發酵管理:酵母選擇與過程控制
酵母菌株篩選
選用高絮凝性、低產硫化物菌株(如S-04、US-05),減少發酵后期雜菌繁殖空間。
酵母擴培時采用無菌空氣過濾系統(孔徑0.2μm),避免空氣中的野生酵母污染。
發酵溫度與壓力控制
主發酵階段溫度控制在18-20℃,抑制乳酸菌等嗜溫菌生長。
后發酵階段施加0.12-0.15MPa壓力,抑制好氧菌繁殖,同時促進二氧化碳溶解,形成保護性氣封。
酵母回收與檢測
酵母回收前進行顯微鏡檢測,棄用含雜菌(如短桿菌、四聯球菌)的批次。
回收酵母需用無菌水沖洗3次,并添加0.5%山梨酸鉀溶液抑制殘留菌。
五、灌裝與包裝:終端無菌保障
灌裝環境控制
灌裝車間維持正壓(≥10Pa),空氣過濾效率達H13級(對0.3μm顆粒截留率≥99.97%)。
灌裝頭采用脈沖火焰滅菌(溫度≥800℃,持續時間0.5秒),每批次生產前進行空跑測試。
包裝材料處理
玻璃瓶用2%氫氧化鈉溶液浸泡后,經180℃熱風烘干30分鐘。
鋁罐內壁噴涂環氧樹脂涂層,防止金屬離子促進微生物生長。
桶裝啤酒采用一次性內膽,避免清洗帶來的交叉污染。
冷鏈運輸監控
成品啤酒儲存溫度控制在0-4℃,運輸過程安裝溫度記錄儀,超溫報警閾值設為6℃。
定期抽檢包裝密封性,漏氣率需≤0.5%。
六、微生物檢測與追溯體系
快速檢測技術
采用ATP生物熒光法檢測設備表面清潔度,RLU值需≤30。
麥汁、發酵液使用PCR儀檢測特定污染菌(如乳酸菌、野菌酵母),2小時內出結果。
批次追溯管理
建立數字化生產記錄系統,關聯原料批次、設備清洗記錄、發酵參數與成品檢測數據。
對微生物超標批次實施“五步追溯法”:原料→糖化→發酵→灌裝→運輸,快速定位污染環節。
重大機遇:預計今年內出臺精釀啤酒標準和相關法規,新政策將接軌歐美現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釀啤酒廠灌裝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場,精釀啤酒行業將會迎來健康發展的機遇!
濟南中釀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發酵裝備制造企業。公司總部位于美麗的泉城濟南,生產園區位于山東省德州市三唐工業園,公司始終致力于專業為客戶提供包括啤酒、果酒、葡萄酒、白酒、蒸餾酒等領域內的項目咨詢、工藝研發、應用化設計、裝備制造、工程服務、售后維護等一站式服務,您的滿意就是我們的追求。中釀設備出口美國、加拿大、德國、巴西、澳大利亞、北歐、非洲、南美等多個和地區。